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,近年来,新坝镇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在稳定脱贫、防止返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帮助脱贫户、监测对象实现就近就业增收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。精准设岗,落实就业帮扶。坚持“按需设岗、以岗聘用、有序进退”的原则,针对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困等特殊人群实际情况,因村制宜、因户制宜,合理配置公益性岗位人员,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但难以外出且家庭收入低的困难群体,按照岗位开发设置、人员上岗培训、岗位日常管理“三步走”工作方法,确保困难群众有岗可兜、有业可就。至目前,全镇设立涵盖环境卫生整治、设施维护、绿化管护等7种岗位类别的公益性岗位80个,其中爱心理发员38人,临时公岗42人。
扎实培训,提升岗位素养。依据不同岗位特性与需求,围绕工作职责、工作纪律、考核机制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,对设立80个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村级生态环境保洁、基础设施维护等专题培训,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,确保人员懂政策、守纪律、勤工作。今年以来,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平均参与工作6-8天,协助村“两委”开展耕地保护排查整治、环境整治等活动10次,有效提升农村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。
强化监督,提高治理效能。持续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日常监督管理,明确岗位申报、人员选聘、职责考核、待遇发放等全流程规范。按照“谁用人、谁管理”的原则,由村“两委”负责安排专人负责考勤记录,镇级不定期开展电话抽查和实地抽查,对缺岗、替岗、履职不到位等情况及时通报、督促整改。建立“日常通报+年度考核”机制,将工作成效与岗位补贴挂钩,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谈话或清退,确保岗位管理规范化,坚决杜绝顶岗替岗、一人多岗、虚领冒领等不正当现象发生,确保公益性岗位真正实现公益为民。
下一步,新坝镇将进一步健全“按需设岗、以岗聘用、有序进退岗”的管理机制,不断完善考核制度,加强监管力度,科学合理地保障岗位设置与人员需求相匹配,鼓励公益性岗位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活动,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,不断提升公益岗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就业服务质量。